胡伟论道

天下一家,有啥说啥,农机就大。

你现在的位置:农机通首页>>农机博客>>胡伟论道>>默认>>

天津市农机化科技发展思路收藏

    天津市农机化科技发展思路

    蒲小平

    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,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历史时期,天津农机化如何根据本市农业结构调整,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,农业产业化经营,农产品质量与安全需要,及时提供现代农业工程技术支持和服务,促进农业高产、优质、高效和可持续发展,这是摆在全市农机化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。

    研究探讨天津农业区域布局与农业科技发展方向,明确天津农机化科技发展思路、目标和重点任务,引导和推动农机化科技工作的发展,对支持和加速推进我市农业机械化,促进农业现代化,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。

    一、 天津农业区域布局与农业科技发展方向

    根据“天津市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规划”,天津农业区域布局分为三种类型农业:

    一是都市型农业,以近郊环城地带的西青、北辰、津南和东丽等四区为主。都市型农业主要以产业化、科技化、信息化和市场化为标志,体现经济、社会、生态、示范和创汇等5大功能。农业发展的重点是:设施菜、果、花、苗木及名特优畜产品、水产品等种养业,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现代化生物技术产业等。

    二是城郊型农业,以远郊地带的武清、宝坻、蓟县、宁河和静海等五县为主。城郊型农业主要以城市市场需求为目标,以粮食、水果、蔬菜、畜禽为主导产业,发挥天津市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作用。农业发展的重点是:比较效益高的优质绿色农产品生产,如玉米、牧草种植;花生、棉花生产;蔬菜、花卉、瓜果、中药材的设施化生产;奶牛养殖等。

    三是滨海型农业,以滨海地带的塘沽、汉沽和大港三区为主。滨海农业发展主要以出口创汇为目标,以出口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、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技术、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为支撑。农业发展的重点是:近海、滩涂和海洋捕捞等特色农业。

    天津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现状:奶牛——以农垦集团和武清区为主;海、淡水养殖——以塘沽、汉沽和西青等区为主;蔬菜和特种畜禽——以近郊四区为主;肉鸡——以西青区为主;生猪——以蓟县为主;肉牛——以宝坻为主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以蓟县和宁河为代表。

    天津农业发展追求的目标是:优质、高产、高效、安全、生态、绿色、节水、精品、健康、示范、观光与创汇。

    天津市农业科技发展的重点是:现代设施农业及配套技术;种苗工程技术;旱作节水农业技术;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,包括应用生物技术进行作物、畜禽、水产品品种改良,种苗脱毒、快繁技术,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生产、应用技术;农产品贮藏、保鲜与加工技术;农业信息化技术等。

    

    二、 天津农机化科技发展构想

    1. 指导思想

    围绕天津市农业区域布局和农业科技发展重点,按照都市农业、城郊农业和滨海农业发展的要求,提供强大的农业工程技术支撑和可靠的工程技术保障,促进我市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农产品的规模化、规范化、标准化和产业化生产,为增加农民收入、改善农村生态环境、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作贡献。

    根据天津实际,因地制宜,以技术组装、集成、中介服务为主,以应用研究为辅,走一条新型农机化科技发展之路,努力实现农机化科技跨越式发展。

    2. 主要目标

    围绕6项农业工程技术开展科技兴机、兴机富民行动,以满足我市农业对经济、社会、生态、示范与创汇的需求。

    (1)农业环保与农村能源工程:实施保护性耕作,减少农田扬尘、保护农田;实施畜禽粪便处理工程,减少畜禽养殖业废弃物污染和资源浪费,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技术支撑。

    (2)数字化农业工程:实施畜禽精确饲养,实现信息自动化采集与处理,降低生产成本,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,促进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;大田种植实施精量播种、变量施肥、激光平地、自动化灌溉和精确对把打药机械化技术,促进农业节种、节肥、节水、节药,节本增效。

    (3)设施农业工程:实现机械化、规范化、标准化作业;推进温室、大棚信息自动化管理,提高种、养业管理水平;组装、集成新型日光温室与大棚设施。

    (4)农产品贮藏、保鲜与加工工程:以冷藏、气调库为重点,解决设施蔬菜、瓜果、水产品等主要副食品的贮藏、保鲜及包装问题;探讨植物籽粒精细加工机械化技术,大幅提高农产品附加值。

    (5)饲料种植与加工机械化工程: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,加快秸秆饲料商品化开发利用;实现牧草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。

    (6)大田作物生产机械化工程:实现玉米、大豆、棉花、花生、芹菜生产机械化收获;林果、苗木生产中挖坑、植保、整枝和灌溉等关键环节实现机械化作业。

    3. 重点领域与关键技术

    (1)技术研究与开发:小麦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;玉米收获与育苗移栽机械化技术;棉花拔秆技术;韭菜、芹菜收获机械化技术;花生、土豆收获机械化技术;葡萄藤掩埋机系列化技术;节地型全光照复合材料温室建筑技术;农业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。

    (2)技术引进:畜禽精确饲养机电一体化技术;智能化水产养殖信息系统技术;温室大棚信息自动化管理技术;节水灌溉机械化技术;树苗自动嫁接机械化技术;温室大棚土壤消毒技术。

    (3)技术推广:农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;作物秸秆与青饲收获机械化技术;作物秸秆与牧草饲料化加工机械化技术;林果生产成套机械化技术;牧草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;新型节能节水灌溉技术;果蔬湿冷贮藏保鲜与加工技术;设施农业工程机械化技术;高效低毒低残留植保机械化技术。

    (4)技术标准:农机产品质量与安全技术标准;农机作业质量技术标准;农机安全使用技术标准;农机试验检测技术标准;农机修理技术标准;无公害农产品加工技术标准;农业设施建筑与环保技术标准。

    三、农机化科技发展保障措施

    1. 积极推进农机化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

    要建立市场引导、政府支持、大学、科研单位、推广机构、质检部门、企业、农民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制度,形成多元化农机化技术创新体系,提升技术创新能力。通过整合调动产学研推及中介机构力量,努力构建我市农机化5大科技创新体系:知识创新体系、技术创新体系、成果转化与中介服务体系、技术推广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,推动农机化科技创新工作。

    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科技发展规律的新机制,鼓励和支持农机科技部门进入企业或创办科技企业,引导企业创办研究开发机构,逐步确立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,并为企业、科技部门创造有利于创新的条件和环境,推进农机化技术创新工作。

    2. 加强农机化技术对外交流与合作

    实施 “走出去”和“引进来”战略,加强与中国农大、中国农机院、中国农工院及本市大专院校、科研机构、企业、技术中介机构的交流与合作,积极引进、消化和吸收适合我市都市农业发展需要的先进技术,拓展农机化科技领域,为农机化技术研发、引进、示范、推广打基础。要积极与财政、商贸、人事、教育等多方面协作,共同实施科技兴机、兴机富民。

    3.大力实施农机化科技项目带动战略

    科技项目是农机化发展的有效载体。要大力宣传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》,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建立“农机化科技创新专项资金”,增加农机化科技投入;要精心组织实施好已承担的部市级各项科研、推广项目,为争取重大农机化科技项目打基础;要多与科技主管部门协调,指导科技人员攻关,增加项目储备;要与计划部门协调,策划重大产业化项目,支持农机化发展。

    4. 做好农机化科技信息服务工作

    要建立健全天津市农机化科技成果数据库和信息交流与发布体系,及时交流农机化科技动态、市场需求、新产品信息、国家扶持政策等,为加速科技成果的研发与转化、技术集成与推广、技术咨询与服务,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信息支持。

    5. 加强农机化顾问团与学会工作

    要充分发挥农机化顾问团和学会的作用,吸纳社会精英加入到农机行业中来,参与天津市农业科技发展政策和规划的制定,参与农机化重大科技项目的决策和实施,支持农机化科技发展。

    


发表于 @ 2006年03月30日 14:58:00 |点击数(

旧一篇:基于农业发展主题的农业机械化主攻方向 | 新一篇:天津“十五” 农业机械化科技工作总结

©2016 nongjitong 农机通提供技术支持
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政策 使用条款和版权声明
页面生成时间:2016/8/7 3:48:07